2013年3月10日
摘要: 對集裝箱房屋發展的宏觀環境,包括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技術環境、環境因素和突發事件等進行分析,探討集裝箱房屋制造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 集裝箱房屋;宏觀環境;建筑
0 引言
集裝箱房屋是以集裝箱鋼結構為主體的預制式模塊化建筑,所有模塊單元既是結構單元又是空間單元,具有不依賴于外部而獨立支撐的結構,模塊內部根據功能需求被劃分成不同的空間。集裝箱房屋具有工業化生產、運輸便捷、拆裝方便、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已在世界各地得到應用。作為近百年來建筑史上的偉大創新之一,集裝箱房屋被美國《商業周刊》列為最有可能改變人類未來10年生活方式的20項重要發明之一,正引起集裝箱制造企業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積極實踐。
1 集裝箱房屋發展的宏觀環境
企業的外部環境分為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微觀環境指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具體環境,即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產業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由產業性質、競爭狀況、替代品、供應商、消費者等因素組成,這些因素的影響較為具體,集裝箱制造企業較易把握;宏觀環境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處的大環境,包括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技術環境、環境因素和突發事件等,這些因素總是先作用于市場,再間接影響企業,是企業不可控制的,集裝箱制造企業要準確地把握它并非易事。因此,分析當前宏觀環境對集裝箱房屋發展的影響尤為重要。
1.1 政治環境
全球化促進國際經濟結構大調整,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重組和流動進一步加快,發達國家對外輸出和轉移制造業,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戰略機遇,“中國制造”將在世界經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提高限制發展行業的準入標準和項目資本金比例”的內容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指明發展方向。集裝箱房屋作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集裝箱衍生產品,為集裝箱行業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能利用率、夯實長遠發展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機會。
1.2 法律環境
1.2.1 節能因素
自1973年發生世界能源危機后,各國把建筑節能作為節能工作的重點,相繼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建筑節能法規和標準。
美國政府于1977年12月頒布《新建筑物結構中的節能法規》,并制定《國家電器節能法》,對建筑物及家用電器實施最低能效標準,這些標準經過不斷的修訂越來越嚴格。此外,在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等經濟發達地區,建筑節能標準比聯邦政府的標準更為嚴格。
《建筑能效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EPBD)?于2003年1月成為歐盟的強制性法律文件,是歐盟最重要的框架性建筑節能政策文件。自EPBD生效以來,歐盟各成員國根據EPBD的要求,結合本國具體情況,紛紛制定或改進建筑節能法規,例如:?丹麥于2005年6月通過新建筑法規,規定新建建筑在原建筑法規的基礎上再節能25%~30%;?德國于2006年4月實施新建筑節能法規,該法規對EPBD各方面的執行要求進行闡述,針對各類建筑的體形系數規定最小能耗要求。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陸續出臺建筑節能政策和建筑節能標準,如JGJ26—1995《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134—2001《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75—2003《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節能標準偏低,且尚未形成完整體系。
1.2.2 電氣安全因素
電氣安全不僅關系到人身安全,也關系到建筑物、電氣設備等財產安全及電氣裝置功能的正常發揮,許多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電氣安全問題,制定了專門的電氣安全規范,如美國的《國家電氣規范》和歐盟的《低電壓指令》等,這些電氣安全規范對保護人身安全、預防電氣火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美國《國家電氣規范》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電氣安全原則,在其首頁上開宗明義地寫道:“本法規的目的是為人身和財產提供安全保障,避免遭受因用電而產生的危險。”美國國家防火協會依據最新的技術和行業需求,每3年對《國家電氣規范》進行1次修訂,從而使這部美國電氣安全領域最重要的文件規定嚴密詳盡、文字嚴謹,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并自始至終保持標準和規范的先進性,在世界范圍內享有很高的聲譽。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電氣安全規范的制定參考前蘇聯《電氣裝置安裝規程》的標準,僅強調設備的保護,缺乏“以人為本”的觀念??我國電氣安全規范由國家各部委負責制定,缺少實踐活動的驗證,部分條文存在規定模糊、相互矛盾、難以執行等問題,且修訂周期較長,已不適應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需求。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氣安全規范還有很大差距。
1.3 經濟環境
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以低速增長為代價換取再平衡,全球消費和國際貿易市場空間相對有限,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發達國家重新重視生產、制造和出口,經濟增長模式向“再工業化”轉變,不僅使發達國家的市場空間縮小,還有可能與發展中國家爭奪市場。全球經濟再平衡的矛盾誘發日趨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貿易摩擦的領域、范圍、對象更加廣泛,對未來世界貿易發展構成嚴峻挑戰。面對這樣的經濟形勢,我國以外銷為主的集裝箱房屋制造企業應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拓展新的出口市場,避免出口市場過于集中;逐漸從低成本競爭戰略向差異化競爭戰略轉變,更加注重自主研發和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1.4 社會文化環境
1.4.1 生活方式的改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激發對自我居住空間的全新思考,人們對住房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遮風避雨,舒適、環保、節能、生態等新要求不斷被提出,單一的傳統建筑模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而集裝箱房屋就是一種新思路,如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集裝箱學生公寓、英國倫敦的集裝箱經濟型酒店和碼頭區集裝箱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集裝箱彪馬專營店、日本東京的集裝箱游牧博物館等。
1.4.2 人口結構的影響
全球性的人口壓力正在進一步加大,突出表現為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和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在消費需求和行為方式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對于經濟狀況較差的年輕人和老年人來說,住房消費對象必然是經濟適用房。由房車發展而來的美國工業化住宅的分布特點及消費者年齡說明了這一事實:美國工業化住宅主要集中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南部地區,購買者多為低收入人群,以年輕人和老年人為主。作為一種工業化住宅,集裝箱房屋在低收入人群特別是年輕人和老年人中具有十分可觀的發展前景。
1.5 技術環境
技術環境指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中的技術水平、技術力量、技術政策及技術發展動向等。集裝箱房屋的技術環境既包括建筑科學技術又包括與集裝箱運輸相關的支持性技術,其交集構成以建筑科學技術為基礎的集裝箱房屋模塊化技術。
現代科技特別是計算機通信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大量現代化裝備和高科技成果被運用到建筑物中,建筑智能化正受到廣泛的關注和研究;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兩大世界性問題推動著建筑向保護自然環境、節約能源、循環利用資源等方向發展。集裝箱房屋制造企業在開發集裝箱房屋產品時,既要關注集裝箱運輸技術,也要密切跟蹤建筑行業的科技水平和發展趨勢,隨時掌握建筑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使集裝箱房屋發展跟上時代變遷的步伐。
1.6 環境因素
目前,人類社會面臨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嚴重挑戰。據統計,建筑消耗全球近50%的自然資源,建筑垃圾占人類活動所產生垃圾的40%,與建筑有關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等占環境總體污染的34%。建筑作為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產物,其傳統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探索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追求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相互協調,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已成為建筑業發展的迫切需要。1993年國際建筑師協會第18次大會以“處于十字路口的建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為主題,發表《芝加哥宣言》,其中指出??“建筑及其建成環境在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符合可持續發展原理的設計需要對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對健康的影響、對材料的選擇等進行綜合思考。”集裝箱房屋體現循環利用資源和節能環保的理念,是實現建筑可持續發展的途徑之一。
1.7 突發事件
近年來,地震、火山爆發及異常極端天氣給人類造成的災害明顯增多。地震發生后,一旦大量房屋遭到破壞,就會使受災者流離失所,集裝箱房屋具備模塊化安置房的特性,在迅速解決災民的居住問題方面,國內外已有多次成功經驗。集裝箱房屋作為震后安置房必將有越來越多的需求。
2 集裝箱房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競爭環境中存在的機遇和挑戰是決定企業戰略的關鍵性因素。集裝箱房屋制造企業只有清醒地認識機遇和挑戰,才能把握未來的變化趨勢,選擇和實施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發展戰略。
2.1 機遇
2.1.1 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加速全球范圍內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集裝箱房屋由于成本、效率、環保等方面的優勢,正被發達國家應用于越來越多的領域,但其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特點決定其是發達國家對外轉移的產業之一。我國作為集裝箱及建筑材料制造大國,在集裝箱房屋制造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經驗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將成為發達國家集裝箱房屋制造產業轉移的首選對象。
2.1.2 市場需求擴大
集裝箱房屋市場需求的擴大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集裝箱房屋應用范圍的擴展,由臨時性建筑向永久性建筑發展,由建筑工地和野外作業領域向商務、商業、旅游等領域延伸,擴大了集裝箱房屋需求的市場范圍;二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帶動全球對石油、天然氣、礦石等自然資源的旺盛需求,促進開采規模的擴大及新發現自然資源的開發,由此野外工礦企業加大對基地建設的投資力度,增加對集裝箱房屋的需求;三是近年來強烈地震給人類造成的致命災難明顯增多,減少興建臨時避難所和過渡安置房、直接為受災居民興建永久性簡易住房的國際經驗,使集裝箱房屋作為震后安置房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2.1.3 建筑多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社會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人們對住房的需求日趨個性化和復雜化,建筑模式必將從單一的形式中跳出來,呈現多樣化的發展之勢。集裝箱房屋作為建筑多樣化的一種形式,通過模塊化的構建,能在結構和功能上快速響應市場的個性化需求。新的生態價值觀已融入到建筑思潮中,引導建筑由傳統高消耗型向高效綠色型轉變,集裝箱房屋“工廠制造+現場安裝”的模塊化建造模式符合當今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
2.1.4 技術發展
集裝箱房屋還處于發展初期,因此為技術發展提供了機會。集裝箱房屋產品應用范圍的擴展,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對集裝箱房屋的設計技術、生產工藝和新型建筑材料應用進行研究和實踐,隨著這些新技術、新工藝、新應用的不斷出現,集裝箱房屋的發展也將迎來更為廣闊的天地。目前,國內外集裝箱房屋制造企業在技術上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只有掌握集裝箱房屋模塊化設計技術以及成功應用綠色、節能、環保等新型建筑材料的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使集裝箱房屋產品成為企業未來的利潤來源和支撐點。
2.2 挑戰
2.2.1 建筑法規和標準符合性的要求
集裝箱房屋作為建筑的一種形式,必然要符合相關建筑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各國建筑法規和標準雖有雷同之處,但也存在不少差異,節能、衛生、安全等方面的區別尤為明顯。我國集裝箱房屋制造企業的設計人員大多來自集裝箱行業,對本國建筑法規和標準的研究不夠透徹,對國外建筑法規和標準更是知之甚少,而且不少設計人員在獲得國外建筑法規和標準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在指導集裝箱房屋產品設計和施工時,極易產生建筑法規和標準符合性的偏差。
2.2.2 全球需求結構調整
后金融危機時代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必然會謀求全球經濟的再平衡,使其從過去的低儲蓄、高負債、過度依賴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向以出口和制造業推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轉變,這將造成全球需求結構的重大調整,給出口導向型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嚴峻挑戰。
2.2.3客戶個性化需求
客戶對集裝箱房屋需求的多樣化、獨特化雖然給集裝箱房屋制造企業帶來無限商機,但也增加了企業生產組織的難度,如何有效解決客戶個性化需求與工業化生產之間的矛盾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難題。模塊化設計技術可以將產品定制與大規模生產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速度,快速響應小批量、多品種的市場需求。因此,企業如果不能熟練掌握模塊化設計技術,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反而將制約其集裝箱房屋產品的發展。
相關新聞:
查看更多集裝箱房屋|集裝箱活動房|住人集裝箱|集裝箱住宅|集裝箱建筑|二手集裝箱論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