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
3.3 集裝箱住宅的節能應用
3.3.1 保溫隔熱處理要求
3.3.1.1 保溫形式
3.3.1.2 保溫材料
3.3.1.3 防火性能
3.3.1.4 內裝飾設計
3.3.2 聚氨酯內保溫系統的應用
3.3.2.1 保溫能力強
3.3.2.2 附著力強
3.3.2.3 抗水性好
3.3.2.4 防火性好
3.3.2.5 抗裂性強
3.3.2.6 施工方便
3.3.3 太陽能光伏板的應用
3.3.3.1 建筑與光伏系統相結合
3.3.3.2 建筑與光伏器件相結合
3.4 集裝箱住宅用在震后重建中的可行性
3.4.1 集裝箱住宅的造價
3.4.2 集裝箱住宅的市場
3.5 集裝箱住宅在國內外的應用
3.6 集裝箱住宅的改造及組合方式
3.6.1 單體集裝箱的建筑改造
3.6.1.1 基礎
3.6.1.2 屋面
3.6.1.3 表面材料
3.6.1.4 交通空間
3.6.2 集裝箱單元的組合形式
3.6.2.1 單元式
3.6.2.2 附力式
3.6.2.3 架空式
3.6.2.4 夾心式
3.6.2.5 合并式
3.6.2.6 組合式
3.7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永久性居住建筑——CSI住宅
4.1 CSI住宅的起源發展
4.1.1 荷蘭SAR理論
4.1.2 日本KSI理論
4.1.3 中國CSI理論
4.2 CSI住宅理論提出的國內背景
4.2.1 生態低碳的要求
4.2.2 空間可變的要求
4.3 CSI住宅的基本理論
4.3.1 CSI住宅的核心特點
4.3.1.1 結構體部分與填充體基本分離
4.3.1.2 衛生間實現同層排水和干式架空
4.3.1.3 部品模數化、集成化
4.3.1.4 套內接口標準化
4.3.1.5 室內布局具有部分可變更性
4.3.1.6 按耐久年限和權屬關系劃分部品群
4.3.1.7 強調住宅維修和維護管理體系
4.3.2 CSI住宅與傳統住宅對比
4.3.2.1 建筑造價
4.3.2.2 建筑壽命
4.3.2.3 建筑內裝修
4.3.2.4 建筑靈活性
4.3.2.5 建筑舒適性
4.4 CSI住宅的設計方法
4.4.1 結構體承重體系的選擇
4.4.1.1 結構體的可用結構體系
4.4.1.2 結構體的適用結構形式
4.4.2 填充體的設計
4.4.2.1 套型中設置靈活隔墻
4.4.2.2 套型中設置模糊空間
4.4.3 設備層的技術措施
4.4.3.1 豎向設置獨立管井
4.4.3.2 水平設置雙層樓板設備層
4.5 CSI住宅體現建筑本土特色
4.5.1 鮑家聲教授的支撐體住宅研究
4.5.2 劉家琨的“再生磚計劃”
4.5.3 體現本土特色的方式
4.5.3.1 建設方式思考
4.5.3.2 建筑形式的思考
4.5.3.3 建筑材料的選擇
4.6 CSI住宅用于震后永久性建筑的可行性
4.6.1 抗震性能高
4.6.2 產業化生產體系
4.6.3 住宅內部空間可變
4.6.4 低碳環保
4.7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
5.1 集裝箱住宅與震后重建評價體系的適應性
5.1.1 運輸方便
5.1.2 安裝快捷
5.1.3 安全可靠
5.1.4 節能環保
5.2 CSI住宅與震后重建評價體系的適應性
5.2.1 低碳節能住宅
5.2.2 適應不同階段的需求
5.2.3 施工建設快速
5.3 城市住區對防災場地的需求
5.4 論文的成果與需繼續研究的項目
相關內容:
查看更多集裝箱房屋|集裝箱活動房|住人集裝箱|集裝箱住宅|集裝箱建筑|二手集裝箱論文文獻